寿光农商银行:村里来了“红马甲”,优质服务“零距离” |
【字体: 小 中 大】 2021年08月03日 点击:次 |
“红马甲”又来咱村里上门服务了,有需要激活社保卡、办理银行卡的村民抓紧到村委办理了。”寿光市侯镇东河南村支部书记在喇叭中喊到。 这样的情形在寿光不同的村庄几乎每周都会上演,鲜亮的红马甲俨然已成为了网格区域内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庄、社区都有他们忙碌奔走的身影。一件件鲜亮的红马甲,传承的是农商人的“挎包精神”,坚定走出去上门服务理念,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 红马甲上门服务为群众办实事 “‘红马甲’的服务越来越到位了,把银行搬到我们村,不用出村就能办业务,这次我开了个手机银行,以后给孩子转生活费就不用天天跑银行了。”寿光市田柳镇田柳村刘大哥对寿光农商银行的“红马甲移动厅堂”的贴心服务赞不绝口。 为了让员工从厅堂内“走出去”,把客户“请进来”,把服务“送出去”,寿光农商银行成立了120支红马甲金融服务小分队,发挥便携式智慧柜员机与移动终端的天然优势,将柜面服务触角延伸至村委、专业市场和田间地头,现场为客户开立银行卡、激活社保卡等电子业务,让百姓足不出村就可办业务,用“人情味”的服务和产品体验拉进与百姓之间的距离,实现百姓“零跑腿”。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金融服务小分队服务场次1600余场,开立银行卡1.5万余张,开通电子银行产品2.38万户,实现存款揽储2.2亿元。 红马甲上门服务为群众暖心坎 “农商行员工上门服务真是周到又贴心!”王大姐质朴的话语中流露出对寿光农商银行的感激与信任。原来,王大姐到寿光农商银行营业网点办理社保卡激活业务,因卡激活业务须本人携带身份证办理,而社保卡户名为其父亲,了解到客户父亲本人因病住院,急需激活卡缴纳医疗费,这项业务按照规定必须本人亲自办理,这可把王大姐急坏了。 工作人员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向领导汇报,启动“红马甲”上门服务流程,容错办理。支行两名工作人员携带便携式智慧柜员机跟随王大姐来到医院,通过拍照认证、系统激活等方式,仅用了10分钟时间,社保卡终于成功激活,解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对因特殊原因无法到网点办理业务的特殊客户,寿光农商银行容错办理,开设绿色通道,提供免费的上门服务。依托“红马甲移动厅堂服务队”,不断拓宽服务触手,扩大服务阵地,延伸服务深度及广度,实金融服务现全覆盖,真正解决特殊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把“数字厅堂”带到群众身边。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红马甲”上门服务活动168次,为195位客户解决金融难题。 红马甲上门服务为群众舒眉头 “感谢农商银行的红马甲服务队,为我送来了资金‘及时雨’,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寿光市稻田镇王一村刘先生激动地说。原来,寿光农商银行的“红马甲”在开展“两回访一补签”专项提升活动过程中,得知刘先生有资金需求,主动上门开展实地调研,通过手机银行为其发放“菜乡e贷”15万元,解决了他的资金难题。 寿光农商银行按照“走出去、沉下去、融进去”的总体要求,累计设立红马甲“金服专员”206名,实行“驻村包点”工作制,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点多面广短平快”的服务优势,持续深入推进整村授信和“两回访一补签”工作,灵活采取线上办贷、无感授信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压缩获贷时间,满足农村贷款“短、频、急”的融资需求,真正扎根村庄、服务村庄,将优质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将信贷产品交到客户手中,将惠民政策放进群众心中。“红马甲”服务队实现了由等客上门到服务上门的转型发展,把办公地点搬到农民的家门口、田间地头,切实满足农户资金需求,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止6月末,零售类贷款5.68万户、余额180亿元,较年初增长4229户、24.8亿元。 (撰稿人:潘永生,核稿人:赵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