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农商银行:金融守护最美“夕阳红” |
【字体: 小 中 大】 2022年12月30日 点击:次 |
近年来,菏泽农商银行主动顺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爱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优势,紧紧围绕“爱老、便老、助老”的工作思路,从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流程、拓宽服务渠道和延伸服务触角四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适老金融服务水平,切实提升老年客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努力为“夕阳红”撑起金融“守护伞”。 贴心服务做加法 “每天网点一开门,前来办理业务的有60%都是老年客户。有些老年客户行动不便,视力、听力减弱,会影响业务的正常办理。”李村支行大堂经理说道。 为更好地服务“银发客户”,该网点全面配备雨伞、老花镜、饮水机、轮椅等便民物品,还为老年群体开放专门的爱心窗口。在条件允许的网点还设置无障碍坡道,第一时间为老年客户提供帮扶服务。同时,针对行动不便、卧床不起或独居老人无法前来网点办业务等特殊情况,该行开通绿色通道,建立集中与灵活的上门服务机制,想“老”之所想,急“老”之所急,在各网点开设服务热线,畅通银发客户线上咨询渠道。 此外,各网点利用晨会、夕会、视频会议等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手语小课堂学习、网点服务投诉中的易诉事项及预防措施 、客户投诉现场处理技巧、营业网点“一站式”适老服务案例分享等,不断增强员工服务老年客群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科技赋能做减法 “年纪大了不太会用智能手机,眼睛看不清楚,不知道该点哪里,怕点错了。”刘大爷想给远在北京的孙女转账,但面对智能手机操作,刘大爷很是无奈。 该行重点关注老年人在运用智慧办公设备方面的痛点,在保持安全距离和保护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为老年客户提供业务全程指导,帮助老年客户熟练使用手机银行城市简约版、乡村简约版、微信银行、ATM机等业务办理渠道,帮助老年客户融入信息时代,提升金融服务的速度和温度。 同时,该行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从老年客群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加强银政、银医、银商合作,以满足老年客户缴纳日常水、电、暖及平价购物等需求,在丰富金融适老化产品的同时,不断拓展服务外延,承接低保、特困群众、养老社保卡代发等民生工程,致力打造老年客户家门口的贴心银行。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行社保卡70.97万张,分别在营业部、城区支行投放社会保险自助服务机,为辖区居民提供社保查询、流水打印、医保认证等服务,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延伸服务做乘法 “在枫叶正红老年养护服务中心流动资金出现困难的时候,菏泽农商银行主动上门服务,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迅速制定了以养老服务中心房产进行抵押融资的方案,为服务中心发放了贷款950万元,解决了养护中心的燃眉之急。”枫叶正红养护中心的负责人田经理激动地说道。 该行还积极围绕养老服务业、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等提供金融服务,创新“金融+养老”产品,间接推动适老化服务。因养老服务机构普遍存在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在融资方面存在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该行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不断加大对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创新推出收益权、应收账款、知识产权质押等多形式担保方式,拓宽养老机构融资渠道。同时,深入社区老人当中,大力宣传集养老金融、综合康养、品质生活、适老智能服务为一体的“金融+养老”新生态综合服务,进一步满足老年客群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权益保护做除法 “多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员工的细心专业,我的5万元养老钱就没了。”老人拉着菏泽农商银行河东支行会计主管的手不停地致谢。 原来,事发当天,老人到支行办理业务,在等候期间,大堂经理发现老人神色有异,便询问有什么需求,但遭到老人的拒绝。而后,老人来到柜面要求办理定期提前支取转账,“提前支取会有利息损失,请问收款人您认识吗?”柜员小刘提醒道。老人紧张地说:“刚接到儿子的电话,说是因酒后开车出事,急需用钱,还让我不能将此事透露给他人。”小刘听后,判断老人遇上了诈骗,便将此事汇报会计主管。了解具体情况后,支行联系片区民警,告知老人这是诈骗,并帮忙联系上家属,避免了资金损失。 该行不断加强对老年客户的金融宣教工作。在各网点公众服务区,工作人员利用老年客户办理业务等待间隙,针对存款保险、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个人信息保护、非法集资等知识点和风险点,大力宣传揭露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法和危害,提高老年人的金融防范意识。同时,组建金融宣传“红马甲”志愿服务队依托“金融夜校”,开展形式多样的“银龄学堂”,以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金融知识及遭遇金融诈骗如何维权等,为广大老年客户撑起防控诈骗风险的“金刚罩”。截至目前,共举办普惠金融夜校200余场,接受金融宣传和服务的居民达45000余人次。(徐敏 马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