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济南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突破800亿元
 【字体: 】 2023年05月06日 点击:

  济南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省联社党委“123456”总体工作思路,贯彻“六个坚定不移”和“五大”经营发展理念,积极履行地方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努力实现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经营规模稳步提升。截至4月27日,全行各项贷款余额成功突破800亿元,达到801.35亿元,较年初增长61.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继2022年3月末各项存款余额成功突破1000亿元后,提前全面完成三年规划存贷款任务目标。

  精耕普惠,服务立行,不断畅通金融服务渠道。主动下沉重心,为百姓送贷上门。在辖内开展“整村授信”惠民工程,通过“无感授信”模式,实现整村授信村庄全覆盖,累计覆盖村居1561个,新增授信14.09万户、71.02亿元,并在全辖所有村居、社区及市场网格开展客户经理驻点办公,400余名客户经理每月驻点办公超2600次,总时长达到6800小时。开展个体工商户专项扶持行动,出台五大利好措施,解决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新增投放个体工商户贷款8853户、32亿元;累计投放生产经营贷达到3.6万户、470亿元。强化线上服务体系。自主研发“阳光办贷系统”,推出“阳光办贷码”、实现小额贷款扫码即办、秒批秒贷,大额贷款线上约,上门服务、限时办结,推出社会化营销系统,邀约客户注册后可实现存款、贷款、电子银行、聚合支付、工商注册等一揽子金融服务,还可获取福象金兑好礼,3月末扫码申贷客户7.2万户、授信金额112.7亿元,日均扫码申贷280户;社会化营销系统注册客户12.08万人,成功授信2800余户,金额17.9亿元。与济南市融资担保集团合作推出“济担-纾困贷”等专属金融产品,投放纾困贷8876户、15.48亿元,占全市总投放额的21.2%;同时积极优化“新市民”金融服务,推出新市民专享贷产品,累计投放新市民贷款4396户、19.81亿元。

  坚守初心,服务“三农”,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建设。与农业农村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加大对龙头企业、示范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力度,推出专项扶持产品,目前已对接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95户,投放53户、5.48亿元。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点,实现辖内村居服务覆盖率100%;全面铺设“银农直联”系统,覆盖47个街道的1137个村居,累计加挂各级账户2312户,办理各项资金划转交易37.79万笔,交易金额51.39亿元,畅通农村支付结算“快车道”。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制定《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细则》,与“沿黄四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出“黄河滩建富民贷”“政银助微贷”等产品,支持长清区孝里、归德等地71个行政村滩区迁建工程,巩固滩区脱贫攻坚成果,累计投放贷款资金88亿元。持续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建设。今年2月辖内又有两个村通过了省联社样板村验收,总数达到十个。积极加大对市农业农村局“三变改革”试点村居的金融支持,对14个试点村居累计授信487户,6050万元,其中用信135户,3672万元。

  科技赋能,守正创新,积极助推小微企业发展。深入开展“双链条”服务,做园区企业金融主办行。紧紧抓住企业金融需求的“产品链条”和整合园区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条”,为园区和企业量身定制专属服务方案和配套产品,满足其在贷款时效、融资规模和利率方面的特殊需求。目前已成功拓展97个园区,累计针对产业链及企业集群投放贷款260户,32.79亿元。累计与各家园区管理方开展党建共建活动60余次,参加园区招商座谈会与银企对接会28场,为园区企业职工换发社保卡5500余张,办理职工个人消费贷款860户。积极推进企业金融辅导,精准响应企业需求。全行优化选拔 60 余名骨干力量充实金融辅导队伍,认真对接特定企业,制定系统的走访对接与辅导规划,并在服务渠道、金融产品、工作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简化办贷流程,保证贷款额度,给予贷款利率优惠,全方位满足融资需求,目前全行8支金融辅导队累计结对辅导园区企业348家,为辅导企业办理减息让利15家,涉及贷款金额2.01亿元,减息269万元;办理无还本续贷10户,办理延期还本11户,最大限度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加大对科创企业扶持力度。创新推出“济担科创贷”“人才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科创型信贷产品,累计支持科创企业328户金额17.08亿元;与济南融资担保集团合作,发放“政银助微贷”1966户金额15.38亿元。推进数字化转型,运用大数据打造“泉城e贷线上办贷系统”,接入山东省和济南市多维度政务数据,建设区块链数据应用系统,重点提升对创新型企业、高端人才的金融服务效能,实现办贷流程的全自助化。依托全国人力资本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人才有价”评估模型,将人才身价与金融授信相结合,将企业成果的转化能力、未来升值空间和价值作为授信依据,充分满足科创人才创业发展的金融需求。截至目前共为85家企业发放“人才贷”5.33亿元,占全市总份额的50%以上,位列济南市各银行首位。(刘洋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