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费县农商银行:为丰收施足“金融底肥” |
【字体: 小 中 大】 2023年09月28日 点击:次 |
近年来,费县农商银行将产业振兴作为支持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聚焦农业增收、农民致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灵活高效地满足乡村特色产业的融资需求,全力描绘乡村振兴的秀丽新景。截至8月末,各项贷款余额148.24亿元,较年初增加13.21亿元,其中,发放3.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助农丰收。 小核桃变身大产业 锚定特色产业 助力纵深发展 “有了费县农商银行的200万元信贷支持,再过几天,我们将开动生产线,对奶香、蜂蜜、蔓越莓等新品核桃进行深加工,市场形势一片看好。”费县绿缘核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现国眼里透着光彩。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沂蒙各地富有地方特色的物产。费县马庄镇山林掩映,拥有13万亩核桃林,年产量达2200万公斤,年产值在2亿元以上。在马庄镇核桃峪村,坐落着一个“核桃山谷”,费县绿缘核桃专业合作社成立于此,年批发零售核桃20万公斤,深加工核桃10万公斤,年产值可达1000余万元。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小核桃变身大产业,这里打造了集种植、加工、林下经济、乡村电商、休闲旅游、民俗文化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获批“国家级核桃全产业链发展标准化示范区”。初秋时节,这里景色怡人,游客漫步山野,林上挂满核桃,林下散养土鸡,林外核桃展厅内摆满了核桃仁礼盒、文玩核桃等工艺品,好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景象。 特色产业是助力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费县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区域金融主力军作用,精准对接当地“一县多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客群一策略开展营销拓展,用“真金白银”加固特色产业链条,助力特色产业项目向纵深发展,截至8月末,发放1.8亿元贷款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切实达到助力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增收的美好愿景, 脆甜枣成就大事业 守护绿水青山 成就金山银山 金秋八月,“丰”景如画。费县新庄镇柱子山下草木繁盛、硕果累累,万亩脆枣又到收获季。山东柱子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围绕柱子山西部区域开发农场1200亩,种植脆枣600亩,核桃树300亩,樱桃、桃树等200亩,同时发展林下养殖业和中药材种植业,2021年被评为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为了提升柱子山脆枣品质,增加脆枣附加值,公司自去年以来开展大枣错时上市,建设脆枣钢结构大棚,这样一来,就使得大棚脆枣比普通脆枣早上市两个月,价格比普通时节的大枣高3倍,最高时可达60元每公斤,大大增加了亩产效益。 “农业项目投资大、见效慢,建这样一个大棚就要投入70万元,多亏了费县农商银行给公司精准匹配了150万元‘银担快贷’,为枣园升级提供了及时的资金帮扶。”该公司副总经理曹磊说。 费县农商银行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创新银担合作模式,创新推出“银担快贷”“融易贷”系列产品,推行“见保即贷”,至8月末,发放银担贷款18.7亿元,有效解决了小微客户担保难题;全面实施“限时办贷”机制,进一步明确业务受理、贷款调查等各环节办理时限要求,实现个人类贷款最快当天放款、小微企业类贷款最快3天办结,持续提升乡村振兴支持力度。 小葡萄带来新曙光 聚焦减费让利 做优特色服务 走进费县员外村广海有机葡萄生态园,一排排葡萄架排列整齐,一串串葡萄挂在绿叶之间,绿色的、黑色的、红色的,还有成熟的紫色,清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瓜果芬香。果园主人乔广海和几十名村民正采摘着幸福的果实,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谈起创业历程,被当地村民誉为“致富带头人”的乔广海有着一段不平凡的创业经历。2018年,乔大哥看到了葡萄种植的前景,期初栽种了10亩葡萄,由于阳光玫瑰品种葡萄收到广大客户的追捧,他便想着扩大种植规模,资金却成了制约发展的难题,费县农商银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送上了90万元的产业振兴贷,有了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乔大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一口气承包了20亩地,春去秋来,经过漫长的等待如今看到丰收在即,乔大哥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费县农商银行聚焦减费让利,积极派驻141名金融服务顾问,对辖内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清单式”走访对接,动态掌握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践行普惠金融,发放2.1亿元“创业担保贷”“鲁担惠农贷”等特色信贷产品,精准滴灌、直达实体,切实降低客户经营成本,有效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撰稿人:陈卓 核稿人:左翠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