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商银行各项贷款超2万亿元 各项存款超3万亿元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临沭农商银行:百姓丰年笑开颜
 【字体: 】 2023年09月28日 点击:0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稻菽卷起千层浪。这是丰收的田野!

  临沭农商银行,以“上善为农 厚德兴商”的责任担当,引金融活水润“三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拓宽农民增收“好路子”,鼓起群众“钱袋子”。截至目前,临沭农商银行发放涉农贷款22057户,金额82.06亿元。

  乡间田野里喜笑颜开

  风吹稻浪千层涌,稻花香里说丰年。丰收不仅是金黄喜人的稻田,葡萄藤下的累累硕果……更是农民脸上藏不住的笑意,辛勤耕耘后的收获满满。

  “在临沭农商银行6万元的贷款支持下,土地租赁、春耕播种、人工管理较为及时,今年的粮食长势好于往年,尤其是玉米产量高,收益好。”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村民王春昌说道。

  常年在外打工的王春昌想回家种植玉米,但由于缺少资金而迟迟没能施行。临沭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对接,经过考察为其推荐了“鲁担惠农贷”,6万元信贷资金圆了王春昌的返乡梦。王春昌不禁感叹道作为农民没有足够的资产抵押,只有农商银行“慧眼识珠”,把资金投向我们。今年又是丰收年,而这“丰收节”里农户笑开颜的背后,是农民真正的增产丰收,是金融活水浸润的“三农”硕果。截至目前,该行发放“鲁担惠农贷”97户、金额5088万元。

  每年初,乡村的田间地头总有农商银行客户经理“送贷上门”的身影。今年,该行早谋划、早部署抢春耕时机,面向全县范围内的 2164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392 家企业农场和 364个种植大户等 5986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户上门走访,对于存量客户持续做好关系维护工作,对于潜在客户做好贷款、电子银行支付结算等一揽子服务营销对接工作。在秋收时节,该行还组织“金融夜校”普及助农金融政策解农愁,开展“流动金融”满足基本金融需求送服务。截至目前,该行已策划组织各类活动50余场。

  乡村振兴中累累硕果

  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临沭农商银行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助兴农业,坚定不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助推地方经济“产业兴、环境美、乡风淳、百姓富”。

  瓜果飘香农民富。走进朱村,白墙青瓦的民居像一幢幢“小别墅”掩映在树林之间,美不胜收。朱村红色文化旅游区,村内的游客不断增加,一大早,王经雷赶到葡萄种植园照料葡萄,“黄梨属于冬梨,下霜后才能大量上市。但现在已经有一部分成熟了,这几天游客多,可以让他们进园采摘。”

  葡萄种植户王经雷在农商银行的帮助下建起的葡萄大棚,发展葡萄采摘项目。“以前只种粮食,收入很少。后来从农商银行贷了8万元钱建了3个葡萄大棚,主要做零售和葡萄采摘。今年葡萄价格高,3个大棚能赚4万多。”

  为支持农民增收致富,临沭农商银行不断拓宽惠农服务渠道,为辖区群众量身定制惠农信贷产品和服务方案,发展普惠金融。临沭农商银行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充分发挥金融对精神文明、乡村治理的赋能增效作用,探索“美德+积分+金融”的新路径,推出了“美德积分+金融转化”模式,并在全县9个镇街21个村居进行试点推广。截至目前,已开展美德积分授信2806户、金额2.55亿元,实现新增用信2408户、金额2.18亿元,进一步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百姓生活的红红火火

  又是一年丰收季,农民生活富起来。面对深情的土地,面对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丰收的喜悦凝结在每位农民朋友的心里。

  “一开始我也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在平台上购买2—3吨化肥,先是自己用,收成后肥料效果非常好。现在一个季度就购进20多吨,一下就给我省了1000多块钱,农商银行‘智e购’农资下乡是切切实实为咱百姓服务的好平台。”临沭县朱苍七岔河村种植大户李瑞在智e购商城下单购买到急需的化肥,脸上乐开了花。

  每逢秋种时节,临沭农商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点总是熙熙攘攘,挤满了前来咨询所用农作物价格走势的农民,广大农户争相通过“智e购”平台下单抢购肥料。原来,该行与县内金沂蒙开展合作,搭建智e购电商平台,全力推进农资下乡。同时该行还发挥集体议价优势,在化肥销售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农资业务种类,将种子、农膜等农资产品上线“智e购”平台,实现农资一站式销售,确保上线“智e购”平台的农资产品价格低于同类产品的市场零售价,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便利和实惠。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实现农资类商品销售12379余吨、316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