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农商银行:奏响特色养殖“致富曲” |
【字体: 小 中 大】 2024年06月06日 点击:次 |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齐河农商银行围绕“一镇一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助力培育和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截至4月末,该行累计为特色产业发放贷款1268户、金额5.53亿元。 抓牢致富新“鸡”遇 在齐河县祝阿镇池庄村,池建东的生态土鸡养殖场让人耳目一新,林下的土鸡悠闲自在,觅食自由,养殖方式独特。 2022年受市场行情冲击,普通蛋鸡市场趋于饱和,蛋鸡养殖效益开始下滑。池建东经过认真思考、分析,开始改行散养土鸡。创业之初,因土鸡散养周期长,鸡苗、玉米饲料投入多,资金一时难以周转。池建东一筹莫展,齐河农商银行金融服务队在走访对接中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当天成功办理“慧德快贷”20万元。 “林下养鸡,不占地方,主要饲料为碎玉米,辅以草本类植物提供天然饲料,不仅节约饲料,禽粪还可肥林地,减少投资的同时也更加环保,最关键的是林地里长大的土鸡活动量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非常畅销,感谢齐河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池建东说。 经过努力,池建东的生态土鸡养殖场已初具规模,到2023年底,土鸡养殖总量超过5000只,品种包括九斤黄、芦花、红瑶、黑凤等10余个品种。 齐河农商银行积极打造“金融+产业+生态”的新型模式,充分挖掘特色产业资源优势,支持高附加特色养殖产业发展,持续推动传统养殖向生态化、绿色化转变。截至4月末,该行累计发放特色养殖类贷款228户,金额9120万元。 “犇”出致富“牛路子” “比利时兰牛是世界上最强壮的牛,引进后进行了本土化改良,产量高、品质好,不愁销路。这些牛犊都是通过齐河农商行信贷支持引进的,有资金困难找齐河农商银行,又快又省心!”齐河县刘桥镇肖屯村肉牛养殖大户吴光和介绍说。 吴光和是四邻八乡有名的养牛大户,2023年开始涉足肉牛养殖,计划引进一批比利时兰牛,但苦于资金短缺,一度想过放弃。齐河农商银行驻村客户经理了解到他的情况,及时上门对接,为其办理“鲁担惠农贷”50万元,在资金支持下,吴光和将进口牛进行品种改良后又不断自繁自育。今年,为扩大规模,他再次引进一批高品质肉牛,齐河农商银行及时为其提供30万元贷款,助其扩大规模,形成特色品牌。 齐河农商银行持续加大对肉牛特色养殖项目扶持力度,支持成立专业合作社,给予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信贷扶持,通过现场办公,协调解决资金难题,扶持25家肉牛规模养殖专业合作社、企业发展壮大。截至4月末,支持肉牛产业链条客户107户,累计信贷支持7365万元。 贷动“生猪”变“金猪” 走进齐河县西颜村王炳武的野猪养殖场,“哼哼哼”的猪叫声此起彼伏。 2019年,王炳武返乡创业,调研发现野猪养殖成本较低,市场潜力较大,决定从事野猪养殖,成立了绿涯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3头种猪、15头母猪,发展个性化野猪养殖。创业之初,资金并不充足的王炳武为筹集资金四处奔走,齐河农商银行金融服务队在驻村办公中了解到王炳武的情况,当即上门服务,通过现场评估,及时为其办理50万元“鲁担惠农贷”。 “我们使用无任何添加剂的玉米、麦麸、豆饼饲料进行绿色喂养,保证了猪肉的品质,咱的野猪不愁卖,现在订单就已经满了,有齐河农商银行资金支持,今年收入翻番没问题!”王炳武笑容满面地说。 得益于齐河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王炳武的养猪规模也随之扩大,目前,养猪场年出栏达300头以上。在他的带动下,当地有10多户农民采用这种方式养殖野猪,年出栏野猪1000余头,实现了“生猪”变“金猪”。 齐河农商银行将培养新农人、培植特色产业作为关键点,不断激发致富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支持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截至4月末,共为156户农业发展领头人发放贷款4600万元,带动950多名农户创业致富,发放支持乡村振兴相关贷款22.16亿元。(董文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