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农商银行:全力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字体: 小 中 大】 2024年11月01日 点击:0次 |
近年来,东平农商银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在省联社的坚强领导下,将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担当和使命,强化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投放,扎实写好“五篇大文章”,奋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截至9月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106.86亿元,其中发放实体贷款85.57亿元,较年初增长6.04亿元。 助力特色产业转型—— “多亏咱们东平农商银行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为我们渔业经营主体解决了改造资金不足的难题,极大降低了我们的融资成本,为县域渔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金融支撑。”近日,山东汶河湾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顾春雷对该行工作人员连连致谢。 今年以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渔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为适应大环境,该渔业公司亟需扩大规模,然而改造一亩池塘就需要投入6000元,再加上租塘、鱼苗、饲料以及人工费用,细算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该行的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得知此情况后,当天进行对接,并开通绿色通道,为企业推广了“富民渔业贷”,用最短的时间将资金送到了顾春雷的手里,使企业顺利运转。 近年来,东平县培育新型渔业经济组织和品牌渔业,不断提高渔业生产效益水平,积极鼓励引导养殖大户、龙头企业等全力打造品牌渔业,不断扩大绿色水产品生产基地规模。东平农商银行以双“30”工程为契机,强化产品应用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动绿色贷款投放稳步增长,助力发展东平渔业产业。截至9月末,绿色贷款余额2.09亿元,增幅58.83%。 助推沿黄企业升级—— “我现在承包了100多亩土地,一斤干木耳可以卖到40元-60元。”东平县科海菌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商成龙谈起自己的菌菇种植基地,丰收的喜悦映满脸庞。 东平县科海菌业有限公司拥有多项木耳生产相关的具有创新性的农业科技成果,有望大幅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然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购买设备、建设生产基地以及进行市场推广等。企业负责人四处寻求资金支持,但由于农业项目的风险较高以及缺乏足够的抵押物,多次碰壁。 东平农商银行在上门走访中了解到他的实际困难后,立即开展实地调查,为他提供了200万元资金支持,及时帮助他渡过难关,极大地增强了商成龙扩大种植的信心。 “非常感谢东平农商银行的关心和支持,他们在我最需要资金的时候帮助了我,让我渡过了难关。”负责人商成龙感激地说道。 一直以来,东平农商银行紧扣当地政府发展特色产业的战略规划,坚持“信贷资源倾斜、信贷服务优化”的原则,组建专业服务队,主动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合作社等开展走访活动,了解客户在购种、购肥、大棚建设、产业升级等方面资金投入,全面掌握客户金融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向农户提供特色金融服务,推广农商银行信贷产品、手机银行等各类金融产品,今年以来,累计为当地木耳、羊肚菌等食用菌产业发放各类贷款286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 助力沿黄人才创业—— “今年的蔬菜长势和产量都非常好。”在彭集街道柳营村的大棚里,农户们忙得不亦乐乎,采摘、称重,好一派繁忙景象。“多亏了咱东平农商银行的帮助,没想到这小小蔬菜也能带来一条致富路。”谈及东平农商银行的信贷扶持政策,农户强进对此赞不绝口。 强进是具有一定种植技术的返乡创业者,回乡经过三年的经营,具备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一直想扩大大棚种植规模,但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搭建新的大棚、购买优质种苗和农资。 东平农商银行了解到强进有相关信贷服务需求后,第一时间靠前对接,通过实地调查、综合评估,为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带着“富民大棚贷”的优惠政策,与客户进行了深入探讨。该行在申请、审批、放款等环节开通绿色通道,全力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最终,成功为强进解决了燃眉之急。一谈起自家的大棚,强进乐得合不拢嘴。 为更好地服务客户,东平农商银行常态化落实客户经理“驻点办公”制度,针对创业者的贷款申请,客户经理限时响应,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开辟信贷服务绿色通道,最大限度简化贷款手续,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同时,根据创业者的信用状况、资产规模等情况进行综合授信,针对获得不同等级荣誉的青年给予不同的利率优惠政策,最大限度让利给青年。截至9月末,创业贷款余额3.1亿元,较年初增加0.9亿元。(张晓君 张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