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山东农商银行金融战“疫”故事 |
【字体: 小 中 大】 2020年03月13日 点击:次 |
一场疫情,突如其来;一场战争,就此打响。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山东农商银行用使命担当与实际行动,书写着一个个真实有力的金融战“疫”故事。 当日放贷2000万,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当日放贷2000万,山东农商银行金融支持企业生产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山东华业无纺布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医用无纺布的民营企业,其产品主要作为医用口罩、防护服的原材料。企业从大年初四复工后,就一直加班加点生产。订单像雪花一样飘来,产品供不应求,原材料却面临告罄,公司采购原料资金极为紧张。了解到情况后,淄博周村农商银行积极行动,特事特办,当日即为企业发放2000万元低息贷款,确保了企业生产有保障。这笔贷款反映快、力度强、反响好,专门被2月8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予以报道。 疫情发生后,省联社党委及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疫情的“10条举措”,要求各级党委提高政治站位,优先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最大限度满足卫生防疫、医药产品制造及采购等疫情防控相关企业信贷需求。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提供差异化信贷服务,有效减费降息。各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列出清单,主动对接,创新推出推广“抗疫快贷”“抗疫闪电贷”“防疫信用贷”等线上线下信贷产品近20种。对暂遇困难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灵活运用无还本续贷、应急转贷等措施进行纾困帮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农商银行走访对接相关企业300余家,新增抗疫专项授信金额24.1亿元,新发放疫情专项贷款12.6亿元,累计减费让利2590万元。 汽车引擎盖上的贷款 在汽车引擎盖上和企业签订贷款合同,山东昌乐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于贝贝这是头一遭。 2月1日下午,在潍坊盛泰药业有限公司厂区的一辆黑色汽车引擎盖上,他与盛泰药业公司财务人员签订了贷款合同。紧接着,一笔金额94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打到该公司账户,解了燃眉之急。该公司因为连续生产,原材料告急,流动资金压力较大。此时昌乐农商银行了解到情况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和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指定专人上门服务。因为盛泰药业公司厂区封闭式管理,再加上疫情防护需求,他们就在公司门口的一辆车上签订了贷款合同。最终,当天下午实现了放款,总共也就半天时间。“以往企业贷款,走完申请、调查、审查、审批、放款的程序,一般需要7天时间,但疫情不等人,企业早一个小时购进原材料,就能早一个小时生产防疫物资。我工作时间不长,签了几十单合同,这一单最难忘。”于贝贝说。 战“疫”不等“贷”。省农信联社及时下发《关于全省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指导全省农商银行进一步简化流程、压缩时间,提高效能,开辟“闪批闪放”的“抗疫绿色通道”,为防疫工作争分夺秒。 目前,全省农商银行开辟绿色通道高效办理疫情防控相关贷款2590笔、金额14.3亿元;企业平均办贷时间由原来7天缩短为1天,个人类贷款由原来的3天缩短为半天。 不见面一样能贷到款 “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主动给我打电话,并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仅用1天时间,500万就到了公司账户,让我的企业顺利开工投产。”2月14日,山东铭源乳胶有限公司法人刘庆祥说。该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乳胶产品生产、销售,疫情发生后,该企业接收多笔生产医用乳胶手套的订单,但因流动资金无法保障原材料购买,从而让企业陷入了“保订单”还是“保生产”的困境。临邑农商银行按照梳理名单对接企业时了解到企业困境,快速启动“不见面办贷”应急模式,通过微信视频、电话沟通等方式实现线上审议审批,在24小时内为企业发放了500万元防疫专项贷款,帮助企业渡过了保订单、扩生产的难关。 疫情防控期间,为加快对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省农信联社创新推行“不见面办贷”应急服务模式,实现信贷需求不见面对接、不见面授信、不见面征信查询授权、不见面审批、不见面签订合同、不见面放款“六不见面”,确保流程从优、手续从简、投放从快。各农商银行加大“商e贷”“税e贷”“薪e贷”等“信e快贷”线上产品推广,通过线上审批、线上办贷、线上放款等方式,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不打烊、效能不降低。 目前,全省农商银行通过“信e贷”线上办贷平台,累计为4523户小微企业及城乡居民提供了5.2亿元信贷资金。 捐赠蔬菜也有我的一份爱 1月28日凌晨4点钟,潍坊市寿光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的王大姐把刚摘下来的黄瓜早早地送到了集合点。 27日晚,村委下发通知后,全村人打着手电筒,一晚上没睡,连夜采摘新鲜蔬菜。凌晨,蔬菜运到后立刻分箱打包,于当天中午装车发往武汉。2018年,寿光遭受洪灾,受到全国各地热心人的帮助,如今,寿光又把这份爱心传递到了武汉。在潍坊市寿光驰援武汉的首批350吨蔬菜中,像王大姐这样朴实的数百农民,都为驰援灾区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王大姐种植着一个刚建成的200米的大棚,现在正是好时候,黄瓜隔天能摘千余斤,收入很可观。但是王大姐在建棚时没少受难为,建造成本需要40余万元,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借遍了,还差10万元。寿光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整村授信中了解到其资金需求,很快为其办理了10万元信用贷款,为如今的驰援武汉提供了金融保障。 省农信联社高度关注疫情期间百姓生活需要,在“10条措施”里面专门要求全省农商银行要注重支持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林牧渔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和生活服务等领域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简化审批流程,实行优惠利率,促进农产品稳产保供稳价,保障市场供应不断供、不脱销,助力稳定百姓“菜篮子”“米袋子”。 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农商银行为生产加工、生活服务及各类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等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发放贷款12.3亿元。 为老崔备足春耕化肥 大地回暖,农事渐忙。本该在地里忙活的时候,齐河县西里仁村党支部书记崔秀池却在家里急得团团转。 崔秀池目前承包了80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每季需要施肥3吨多,动辄就是几万元的开支。往年在春耕期间,都是先卖一批粮食,有了钱再去购买所需要的化肥。今年受疫情影响,粮食卖不出去,买化肥的钱也就没了着落。正当崔秀池一筹莫展时,齐河农商银行主动上门服务,对接资金需求,加急为他办理了贷款手续,次日发放了5万元的“农资化肥贷”,帮助他解决了资金难题。“有了钱,明天赶紧去买化肥,今年的收成就有盼头了。”崔秀池拿着记账的流水单高兴地说。“农资化肥贷”是农商银行专门针对购买化肥的农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提供的贷款支持,金额最高10万元,由化肥厂商全额贴息。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省农信联社未雨绸缪,提早安排部署,配置100亿信贷资源,全力支持春耕备耕。各农商银行重点对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走访对接,积极推广“鲁担惠农贷”等惠农信贷产品,灵活采用“线上办贷”模式,有效满足各类春耕需求,确保信贷资金第一时间足额到位,保障农民种子、化肥、饲料、农药购买有资金,种植养殖不间断。 一笔笔及时到位的信贷资金为春耕生产播撒了“及时雨”。目前,全省涉农类贷款余额7511亿元,较年初新增83亿元;发放“鲁担惠农贷”16850笔、金额30亿元。 为复工复产企业解除后顾之忧 近日,安静了近20天的烟台环球机床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再次传出了机器的轰鸣声。 作为山东省“千名干部下基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烟台服务一对一对接的企业,该公司的复工几经波折。疫情让很多外地和本地员工无法按时返岗,经过多方协调,人员问题得以解决,流动资金短缺又称为复工复产的“拦路虎”。烟台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立即着手帮企业量身定合适的转贷方式,并为企业减免评估费,及时发放贷款430万元,让企业得以及时复工复产。 “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产业企业复工复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也是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时期。省联社党委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对复工复产企业加大支持力度,从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着手,一户一策,制定专属服务方案,向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支持企业加快生产扩大产能。 目前,全省农商银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贷款授信金额近30亿元,为66户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制造加工、批发零售、物流运输等行业企业办理展期、续贷7.05亿元。 让爱汇聚力量 2月5日一上班,莱芜农商银行城区支行营业室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喂,我是退休职工毕于田,听说咱农商行要组织捐款,我捐款2000元,为抗击疫情尽一点微薄之力。但我不会用微信、出不去也无法转账,该咋办呢?” 毕于田老人是莱芜农商银行一名退休职工,全国金融系统劳动模范。为减少老人出门风险,莱芜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来到了毕于田家里。毕于田老人亲手将2000元爱心捐款交到工作人员手中,并表示:“在全国上下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我作为一名老党员、老职工,应当在抗击疫情中奉献自己的力量。” 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省农商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倡导全省农商银行积极向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慈善组织捐款,以实际行动驰援疫情阻击战“前线”。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带头捐献,以身作则。广大员工主动通过各类渠道参与“爱心捐赠”,踊跃伸出援助之手。青年员工积极响应中央金融团工委、全国金融青联的号召,为肺炎疫情防控、肺炎病情救治贡献绵薄之力。 目前,全省农商银行有65635名员工参与捐款,累计捐款2458.36万元;捐赠口罩37510只,酒精消毒液等15360公斤,手套101200副,彰显了非凡时期的不凡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