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夏津农商银行:共绘乡村全面振兴秀美画卷
 【字体: 】 2024年11月01日 点击:

  夏津农商银行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创新信贷产品、强化走访对接、优化服务模式,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该行涉农贷款余额52.77亿元,较年初增加4.95亿元。

  土里长出“小甜品”——

  秋风起,万物收。广袤的夏津大地迎来了地瓜的“甜蜜”丰收。夏津县后赵庄村地瓜种植面积大,产业化规模高,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地瓜集散地。

  “以前黄河改道,在这里留下了特别厚的沙壤土,这种土壤非常适合种植红薯,产量大、品质好,市场供不应求。我也在不断扩建种植面积,不断完善育苗、种植、贮存、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这背后,多亏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夏津县后赵庄村地瓜种植户赵德刚介绍说。

  赵德刚是后赵庄村有名的地瓜种植大户,拥有30个种植大棚和2个存储地窖,总规模达400亩。今年,赵德刚计划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由于投入的生产成本增加,资金缺乏成为最棘手的问题。正当赵德刚发愁之时,夏津农商银行驻村客户经理给他带来了转机。该行根据赵德刚实际需求,为其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及时发放65万元“鲁担惠农贷”,解了其燃眉之急。

  夏津农商银行将助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一环,密切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对接,精准获取特色产业清单,依托“鲁担惠农贷”“农业产业链贷”等信贷产品,扎实开展“链式”营销,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将“小果实”续写出乡村振兴的华丽篇章。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支持桑葚、红薯等特色种植产业相关贷款3295万元。

  粮仓装满“小黄金”——

  金秋十月,大地一片金黄,成熟的玉米堆满了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眼下又到了粮食收购的旺季,每到这个时候,我手里的资金就十分紧张,农商银行总能够及时帮我解决资金难题,让我放心无忧地收购粮食。”曹会武欣喜地说。

  曹会武是夏津县三十里铺村的粮食收储大户,从事粮食购销行业十余年。今年,曹会武瞅准粮食市场行情利好时机,计划进一步扩大收储规模,但资金缺口成为其亟待解决的问题。夏津农商银行在专项走访活动中了解到曹会武的资金需求,立即开展实地考察,第一时间为曹会武办理50万元“粮食收储贷”,助力其跑出粮食收购“加速度”。

  夏津农商银行聚焦粮食收储时间节点,提早谋划,主动对接乡镇政府、村“两委”,及时获取粮食收储点、收储大户清单,组织驻村客户经理、32支金融走访小队,逐一走访,依托“粮食收储贷”“流水贷”等信贷产品,做实金融需求对接及授信额度测算。同时,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对粮食收储、农资购销等所需资金优先审批,确保“钱等粮、人等粮”。截至目前,累计支持辖内粮食购销306户,贷款金额1.8亿元。

  大棚飘出“草莓香”——

  “这个品种的番茄叫做‘草莓番茄’,全熟的‘草莓番茄’甜度能到10个左右,吃起来香甜浓郁,在市场的销售十分紧俏。”夏津县白马湖镇蔬菜大棚种植户梅传雨向回访的夏津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介绍说。

  作为“新农人”,梅传雨紧抓现代农业发展有利时机,承包土地百余亩,建起5个标准化蔬菜大棚,种植草莓番茄等多种特色蔬菜。前期,梅传雨对基地的种植大棚进行扩建,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导致后续购置农资的资金不足。夏津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四张清单”对接中,了解到梅传雨的资金需求,在综合考虑蔬菜种植周期、销售回款周期等因素基础上,向梅传雨推荐并办理了40万元“果蔬种植贷”。

  夏津农商银行强化大棚产业信贷支持前置规划,提前对大棚种植户的资金需求进行调研评估,根据大棚果蔬生产周期及销售特点,丰富“果蔬种植贷”“大棚贷”等信贷产品,灵活用信及还款方式。同时,积极融入“互联网+大棚”新模式,帮助农户开展直播带货活动,让优质果蔬走进百姓“菜篮子”。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大棚产业贷款117户、信贷资金4750万元。(尹佳雯)